地址:福安解放路52号
中共福安市委党校部门主要任务是:为适应加强党的建设、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培训党员、干部,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党性修养。
原中共福安市委党校成立于1952年6月,2003年6月根据宁德市委《专题会议纪要》【2003】7号文件精神,与宁德市委党校、宁德市工交干校合并。2012年11月13日,福安市委研究决定,恢复重建福安市委党校,并增挂“福安市行政学校”牌子,形成“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工作体制,2016年4月正式挂牌办班。目前,福安市委党校(市行政学校)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办公地点在福安解放路52号,教职工主要来自宁德市委党校和福安市委组织部。现任校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尤锋云,现任常务副校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正科级组织员陈细生。
中共福安市委党校(市行政学校)核定编制为20名,现有教职工20人(不包括校长、常务副校长、劳务派遣人员),其中管理岗位1人,专业技术人员15人,工勤4人,党员17人;有正科级干部1人,副科级干部1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人,中级以上9人;校内设4个职能处室,分别为办公室、教务处、教研室、行政股。
校园占地面积23.6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有教学办公楼、学员宿舍楼、图书馆、大礼堂及食堂等4栋建筑;共有教室7间,其中有可一次性容纳234人培训的大教室1间,学员宿舍68间,有篮球场、停车场、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等基础设施情况。
恢复重建来(2016年)共举办5期主体培训班,培训党员干部210人次。其中,科级干部理论进修班2期,86人;科级干部任职培训班1期,43人;中青年干部理论培训班2期,81人。
恢复重建来(2016年)科研情况:共发表了论文6篇,其中2篇发表于CN刊物上;另有5篇入选省、市各种研讨会和年会等。恢复重建来(2016年)办学主要亮点有:
1、市委主要领导亲临授课。恢复办学以来,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党校工作,应邀亲临党校授课。一年来,先后邀请到原宁德市委常委、福安市委书记金敏,现任宁德市委常委、福安市委书记谢再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林青,市委常委、市纪委记书阮志勇,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尤锋云来校授课,特别是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阮志勇同志先后三次到党校主体班授课。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恢复办学后,面临师资少、任务重的困境,为保证新党校教学质量,校领导多方了解,想方设法邀请到宁德及我市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有丰富课堂教学经验的领导、专家到校授课,先后邀请了宁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的吴光铃、谢岩福、兰光其、王建星、郑小勤、洪华灿、马赛萍、谢丁宁等具有副高以上的职称的知名教师前来授课,并邀请检察院、人社局、赛岐镇主要领导及消防、统计、疾控、安监、反邪教、预防艾滋病、人防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到党校主体班传授专业知识。3、教学安排因时制宜。能根据中央最新动态,将党的重大理论成果、重大战略部署及时带进课堂,对党中央作出的决策迅速宣传贯彻,对社会关注的问题深入研究。如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后,即安排陈红宇、李霰菲、吴力伟、缪光华、吴强等五位教师进行“五大发展理念”的专题集体备课并迅速在主体班授课;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发表后,立即安排余毓奇和阮谢明备课授课;十八届六中全会刚结束,就马上安排缪光华、王鼎松参加省市专题班学习,第一时间进行备课试讲,并参加市委宣讲团到7个乡镇进行巡回宣讲。总之,我校教学上始终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把中央精神第一时间融进教材、走进课堂、送进学员头脑。
4、课程设置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闽东红色旅游资源,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先后安排主体班学员前往全国扶贫开发第一村——福鼎赤溪、闽东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福安溪柄柏柱洋、省级廉政教育基地——福安溪潭廉村、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福安松罗九家保、红色旅游圣地——寿宁下党进行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和现场教学,并到一些新农村建设亮点村参观考察。
# 福安市委党校
{最后编辑时间:2018-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