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面糊裹着馅料后油炸而成的小吃。因其炸制后形似老鼠,率直的家乡人便直抒胸臆,称其为“炸老鼠”。
此“老鼠”非彼老鼠,是一道用面糊裹着馅料后油炸而成的小吃。因其炸制后形似老鼠,率直的家乡人便直抒胸臆,称其为“炸老鼠”。
名不雅,然味不俗。初看金灿灿、圆滚滚的“炸老鼠”,似乎并没啥特别之处,只觉得颇有喜感。夹起一个来,隐隐飘着油香,酥脆的外皮受到筷子的压力发出轻轻的“吱吱”声,还真有点儿像小老鼠在窃窃私语呢。同是油炸,这脆感与油条又不尽相同,略显含蓄内敛。咬上一口,牙齿与外皮触碰的当下,伴着“吱吱”声响,先是一阵酥脆感,接着是脆皮下绵软弹牙的面团。顿时,唇齿间溢满油香面香。
别以为这就是全部内容了,再咬一大口,粉丝、豆芽、香葱等内馅尽收口中,层次丰富,比吃春卷来得过瘾。
吃“炸老鼠”也全凭性情,可囫囵吃,大口吃得油汁四溢,洒脱满足;亦可精细嚼,面香和馅儿的鲜味在嘴里慢慢散开,就一口香醇豆浆,全然忘了当下口中的美食竟叫“老鼠”。
“炸老鼠”的外皮与发制馒头无异,唯一不同是要加更多的水,和成较稀的面糊,并且得饧更长时间。即便在炎热的盛夏,也要三个多小时,冬天则更长,一般都要在六小时以上。待面糊发至两倍大,并充满气孔,用手顺着一个方向不停搅拌五分钟,直至可轻松地将面糊扯起一尺高。这样做可使炸老鼠的外层表皮酥脆,里层富有弹性。
内馅的用料直接关系到口味风格的不同。各个乡镇选择添加的内馅也各不相同,有加粉丝的,有加萝卜丝的,也有加肉丝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制作“炸老鼠”还得有装备才行。只见师傅一手握住一个特制的如乒乓球拍大小带有手柄的方形木板,舀一勺面糊于板上,再用一片薄铁片从面糊中心顺着一个方向将其均匀推开,加馅儿于当中。能否炸出不露馅的老鼠,成败在此一举——使面糊完整均匀地包住馅。
# 炸老鼠
{最后编辑时间:2018-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