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多年我军正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并从“近海防御”转向“纵深防御”,航母、大飞机、航天和信息化这四大主题值得长期关注。
近10多年我军正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并从“近海防御”转向“纵深防御”,航母、大飞机、航天和信息化这四大主题值得长期关注。
理财一周报研究员/倪鹏翔
2009年是国庆60周年,也是中国军工制造体系改革10周年。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资产整合的大背景下,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强调了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而军工产业就是装备制造业先进技术的核心。尽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波及了国内各个行业,但军工制造体系的产业化进程却在2009年逆风飞扬。
联合证券分析师刘国宏表示,国庆期间的大阅兵将集中展示60年来军工装备的最新成就,酝酿已久的军工改革新政策或将应时而出。
2008年,我国的GDP以43274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整体上已开始迈向了“富国”之路,国信证券认为,这是改革开放前20年将发展重心放在经济建设的成果。然“强军”方能保国,要保卫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2008年的国防白皮书已明确了中国的“强军之路”。东方证券认为,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加大了对国防和军事工业的投入,经过10多年恢复性建设,我军武器装备正加速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并从“近海防御”转向“纵深防御”。不过,同国际军事强国和亚洲地区大国相比,我国现代化装备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处于劣势,装备落后的现状仍待改善。
2008年11月,中国国防部一名高级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如果中国建造一艘航空母舰,世界不应对此感到意外。”航空母舰的列装无疑是我国军事战略转型的集中体现。东方证券预计,随着国防战略的转型,军费投入会出现结构性变化,传统武器的采购可能会明显下滑,高新技术武器采购量会继续保持快速上升。
综合来看,我军未来的发展潮流将重点集中在航母、大飞机、航天和信息化这四大主题上。
航母:16股有可能参建
2009年4月,中国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我国海军将研制大型水面战斗舰艇。”这是继3月份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表示“中国不会永远没有航母”后,中国军方高层对我国航母建设战略表态的进一步明晰。
航母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最大舰种。航母概念的提出使得钢铁、造船、飞机制造、发动机、电力设备、港口机械、机械设备、电子信息与系统集成等多个行业都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东方证券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陈刚在报告中指出,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建造一艘航母对经济会起到刺激作用,以航母战斗群为代表的远洋作战装备将是我国海军建设的重点。
陈刚表示,精良的装备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有可能在未来10年内建造3支航母编队,并为造船、材料、系统和舰载机等相关领域带来超过1300亿元的市场空间。
建造航母并使其形成战斗力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航母是一个战力平台,造出航母本身只是第一步,一艘航空母舰出动,需多艘驱逐舰、护卫舰等形成一个编队才具备战斗力。美国航母编队通常由13至20艘不同用途的舰艇组成,一个航空母舰编队的总造价将超过100亿美元。如果中国决定开始建造航母,将主要包括以下几大领域:
1.造船。如果按照我国首艘航母属于4万到6万吨级的中型航母,粗略推算单艘航母的造价将达到150亿至200亿元人民币。建议关注中国船舶(600150)和广船国际(600685)等有相关能力的国内龙头造船企业。
2.材料。航母舰队,包括舰载飞机和武器系统的制造,需要大量的特种钢材和稀有金属,如HY100特钢、钛和稀土等,这也是制造航母的关键。值得关注宝钢股份(600019)、武钢股份(600005)、宝钛股份(600456)和包钢稀土(600111)等有相关能力的国内龙头企业以及一批国内重点的特钢企业。
3.系统。航母舰队和舰载飞机的子系统涉及面非常广,包括零部件及配套系统、电子系统、武器系统、动力系统等,用量也将非常庞大。值得关注中船股份 (600072)、中航光电(002179)、中航重机(600765)、风帆股份(600482)、西仪股份(002265)和新华光(600184) 等有相关能力的国内各领域的龙头企业。
4.舰载机。舰载飞机是航母最主要的武器系统,进口俄罗斯的苏33和歼10改进舰载型都是可能的方案,同时航母还会配套直升机和舰载机教练机,海军航空兵也会配备飞豹歼轰机。值得关注西飞国际(000768)、哈飞股份(600038)、洪都航空(600316)和航空动力(600893)等有相关能力的各领域龙头企业。
信息化:3股受益最大
要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军队,就必须有足够的军费作为经济基础,有战斗力超群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做后盾,美国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目前,中国国防政策正在向这两个核心要素倾斜。军费增加趋势化已经形成,国防军队信息化和机械化方向也已经确立。
信息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的海军、陆军、空军以及航空将会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随着信息化和机械化被确定为中国国防军队的发展方向,未来以信息化装备及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的军工企业将从中受益。
在陆军装备方面,陆军航空兵、轻型机械化部队和信息对抗部队,以及远程火箭炮将会成为以后的重点发展方向,生产相关装备的上市公司将从中受益。如提供信息化设备装置的四创电子(600990)、生产远程火箭炮的中兵光电(600435),都有可能直接获益。
在海军方面,未来建设大型舰艇和航空母舰,将是加强我国海军力量的直接有效手段。银河证券研究报告认为,生产燃气轮机的航空动力(600893)、提供电子元器件的中航光电(002179)等与之相关的上市公司将从中受益匪浅。
重点关注
四创电子(600990)
公司是国内最优秀的民用雷达供应商之一,其大股东是国内知名的军工科研机构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其产品可广泛运用于军工、民用等多个领域。产品科技含量很高,有着较强的行业壁垒保护,未来发展重点为气象电子、通信导航、广播电视三大产业方向,业务领域将实现大的拓展。
航空动力(600893)
公司是国内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企业,承担过航空、航天、核工业等多项尖端科研试制任务,参与国内多个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科研、制造任务,如“秦岭”发动机和“太行”发动机等。与美国GE等世界著名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与合作关系。
中航光电(002179)
公司军品客户包括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等国内军工企业,为国防科工委连接器产业核心骨干企业之一、海军武器装备生产承制单位、空军一级承制单位,先后建立XC圆形电连接器国军标生产线、矩形电连接器国军标生产线。民品客户包括华为、中兴通讯、艾默生网络能源和诺基亚等著名厂商。
大飞机:4股“搭乘”
据新华社报道,本周三(8月26日),中国大型客机发动机项目主体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建说,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大飞机发动机计划于2016年完成研制并开始适航取证,“争取让国产发动机能和国产大飞机一起飞上蓝天”。 这是大飞机发动机项目首次公开时间表。
2009年1月,中国大型客机发动机项目公司在上海揭牌,继通用电气、罗尔斯罗伊斯和普惠三大飞机发动机生产商之后,中国企业开始冲刺摘取大型客机发动机这颗“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大飞机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由于研制大飞机对我国意义重大,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根据规划,大飞机发动机有望在2016年推出首款,尔后将启动系列化发展。为了大飞机,中国将会对航空工业进行根本上的资产整合和重组,这将涉及 2000亿国有资产和20余家上市公司。围绕大飞机项目,未来几年会有数百亿元投入到我国航空工业,给中国航空工业的核心能力带来极大提高。
海通证券分析师龙华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机场数目增长最快的国家,长期来看,我国民航需要的飞机数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大飞机项目的启动不仅能够满足我国民航发展的需求,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形成的产业链将带动包括数控、新材料在内的众多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20年,中国可能需购买2000架由国人自己制造的大飞机,如果按照每架飞机两个发动机,一个备用发动机计算,就是6000台发动机的市场需求,360多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从具体上市公司而言,建议关注西飞国际(000768)、哈飞股份(600038)、航天动力(600343)、航天科技(000901)。
重点关注
西飞国际(000768)
除为ARJ21提供零部件生产业务外,公司已经与中国商飞公司签署了大型客机C919项目机体6个工作包的备忘录,取得该飞机中机身、外翼翼盒、副翼、后缘襟翼、前缘缝翼和扰流板6个工作包的供应商资格。C919是商飞公司正在研制的标配168座的国产大飞机,计划在2014年进行首飞,2016年交付航线使用。
哈飞股份(600038)
公司参与方式重点将在提供飞机制造复合材料上。2007年11月27日,空中客车公司与中航二集团签署了关于在哈飞建立合资复合材料制造中心的框架协议,主要为A350XWB宽体飞机生产复合材料零部件。在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大飞机中,哈飞集团的复合材料将得到更大规模的运用。
航天动力(600343)
由大飞机项目带来的中国航空工业能力整体提升,将给中国航空工业的设计、制造能力带来极大提高。动力的发展是航天工业中的重头戏,也是极具投资价值的重要一环。公司大股东是航天科技集团下属主要研究院——航天六院。而航天六院是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主要研制单位。
航天:3股拥有核心资产
进入21世纪后,我国航天发射活动日益频繁,2000-2007年间发射航天器共48颗,比前30年的总和还要多。发射的卫星涉及通信、气象、资源、海洋、环境、试验、探月、导航等领域,形成了完整的卫星应用体系。
目前全球主要的导航系统为美国的GPS系统、欧洲的Galileo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系统。自2000年以来,我国已经发射了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完成了北斗导航系统的第一期建设。
在北斗试验系统和网络应用的基础上,我国在2007年发射首颗中地轨道(MEO)卫星,正式启动了5颗静地轨道(GEO)卫星和30颗非静地轨道 (NGEO)卫星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俗称北斗二号)的研制和建设。目前相关公司正在将北斗导航系统的相关技术嵌入到一个芯片里面,同时将把移动终端简化,为民用推广做准备。
另外,在载人航天和探月计划的带动下,随着未来我国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和新航天发射基地的投入使用,我国航天活动将更加频繁。继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后,中国研制的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在更遥远的火星上空出现。为此,中国与俄罗斯进行了合作,有报道称,今年10月“萤火一号”将送上太空。
目前,我国航天产业已经由科学试验阶段进入应用推广阶段。在防灾减灾、海洋、导航、通信等领域卫星应用范围日益扩大,航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投资者在选择航天类上市公司时,应关注基本面良好,真正拥有核心航天资产的上市公司。如火箭股份(600879)、中国卫星(600118)、航天通信(600677)等。
重点关注
火箭股份(600879)
公司在多个航天专用领域拥有技术与市场优势,遥测遥控产品占有我国航天卫星火箭发射配套市场90%以上,激光惯导技术在国内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在逐渐形成,宇航级电连接器研发周期完成后已达到替代进口的能力,航空航天军用导线项目、空间动基座等项目将陆续建成。
中国卫星(600118)
公司是我国小卫星制造和卫星应用产业的核心企业,我国已经进入小卫星的密集需求期,而公司在我国小卫星研制市场处于垄断地位,将充分分享小卫星需求增长带来的订单和收入的平稳增长。预计未来公司还将有来自于上游器件配套制造业务的注入,以及可能的大卫星相关资产注入。
航天通信(600677)
公司是国防科工委改革试点单位,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拥有导弹总装系统的上市公司,公司在航天科工集团支持下,已成为通信、航天信息领域的新军。其收购的航天新星机电公司是中国最早的生产航天产品企业之一,承担载人航天等多项产品生产,航天产业的发展将给公司未来发展带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