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原理:获利不抛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第二个原理:解套不卖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第三个原理:横盘洗不掉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第一个原理:获利不抛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第二个原理:解套不卖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第三个原理:横盘洗不掉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下移法测量主力仓位,我们统计一下有多少筹码获利不卖。
首先,获利多少叫获利?大家各有各的说法。我给大家一个参考标准:获利25% 依然不卖的筹码是主力筹码。因为按照散户的操作习惯,这25%足够促成获利了结了。但大家显然不愿意每次都用计算器来算算25% 的位置是几元几角,好在软件上有一个10% 等比坐标线,每两根线的间隔是一个10% 的涨跌停板,从图上大致估计两个半涨跌停板的位置还是比较方便的。我们用此来代替刚才所说的25% (两个半涨跌停板的价格幅度是27% ):先左右移动K线图上的光标,把它指向您所关心的那一根K 线,再上下移动光标,光标自近期最高价下移两个半跌停板,然后再从筹码分布窗口中,读出光标下方的筹码数量,这个筹码数量就是主力持仓量。我们定义这种测量主力仓位的方法叫" 下移法" 。它开创了技术分析的一个新时期,在此之前精确计算主力仓位几乎是不可能的。请大家记住,下移法测量主力仓位,光标要从近期最高价格向下移动,从该日的收盘价下移到两个半跌停板附近,同时把光标对准你要测量的那一根K 线,就是图中最后一根K 线,随后,我们读出光标之下的筹码量。
但下移法也有缺点:如果股价不实现向上突破,我们就无法采用下移法测量。尤其是那些低位横盘的个股,主力筹码、散户筹码混在一起,用下移两个半跌停板的方法几乎看不见任何筹码,因此下移法主要适用于正在强劲上扬的拉升期的个股。
横盘法测量主力仓位
既然下移法是一种测量股票拉升期主力仓位的技术方法,那么,有没有在股价的相对低位区精确测量主力仓位的方法呢?有,这种方 法叫" 横盘法测量主力仓位" 。
这种测量主力仓位的方法就叫横盘法。横盘法要求一只股票要在一个横盘箱体内横盘两个月以上。这时候把K 线图的光标对准横盘箱体的下沿,然后再从筹码分布窗口中读出光标之下的筹码量,这个筹码量就是主力的持仓量。
由此看来,获知主力的仓位状况并不困难,你需要知道一些原理 ,再用一个最简单的工具--筹码分布就可以了。而一旦在低价位区发现高控盘主力,你最少也会有30% 的获利空间。 A 、筹码密集区的低位无量上穿主力吸筹往往在筹码分布上留下一个低位密集区。在大多数情况下,主力完成低位吸筹之后并不急于拉抬,甚至主力要把股价故意再作回到低位密集区的下方,因为这个地方市场基本没有抛压,所有投资者处在浅套状态,护盘相对容易一些。一旦时机成熟,主力从低位密集区的下方首先将股价拉抬到密集区的上方,形成对筹码密集区的向上穿越,这个穿越过程极易暴露主力的持仓状况,如果主力巨量持仓的话,盘面上就不会出现太多的解套抛压。即股价上穿密集区而呈现无量状况,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该股已由主力高度持仓了。
技术上我们必须对“无量”这个市场特征给出较明确的参考标准 :即用换手率来精确估计成交量。通常我们不单纯使用成交量这个技术参数,因为股票的流通盘有大有小,同样的绝对成交量并不能说明这只股票是换手巨大还是基本没有换手。。
用放量与缩量来监控获利抛压也不是一个好主意。而换手率则本质得多。依照本人的经验,我们可以把换手率分成如下个级别: 绝对地量:小于1%成交低靡:1%——2% 成交温和:2%——3% 成交活跃:3%——5% 带量:5%——8% 放量:8%——15% 巨量:15% ——25% 成交怪异:大于25%
近一年以来,我们常使用3%以下这个标准,并将小于3%的成交额 称为“无量”,更为严格的标准是2%。以上是通过筹码密集区的无量上穿来判断主力的持仓量的方法, 即一旦发现筹码密集区以低靡成交量向上穿越,则被穿越的筹码大部分是主力持仓。这种估计主力持仓的方法尽管简单,但对于低位捉庄的参考价值却是巨大的。这个方法有一个小小的缺陷,因为它没有实现指标化,设计和实现电脑自动识别系统时会感到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