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地村位于古田县东部,系卓洋乡管辖的一个行政村。距县城53公里,距卓洋乡政府1公里。村落面积1。6平方公里。全村人口900多人,其中海外100多人;在全国各地工作300多人;常住下地村130户,500多人。新旧房屋81座,土地面积5600亩,其中山地面积5040亩,耕地面积560亩。[历史人文]:下,,下地村行政区划,福建宁德古田县卓洋乡下地村行政区划,下地村
行政代码:350922205
下地村位于古田县东部,系卓洋乡管辖的一个行政村。距县城53公里,距卓洋乡政府1公里。村落面积1。6平方公里。全村人口900多人,其中海外100多人;在全国各地工作300多人;常住下地村130户,500多人。新旧房屋81座,土地面积5600亩,其中山地面积5040亩,耕地面积560亩。
[历史人文]:下地村始祖陈邕公,任河南永州剌使,诏封颖川王。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其长子夷实公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跟唐闽王之弟王潮将军入闽,繁六世在福州,至七世其三子陈叟公任都运使,监白鹤盐场,后迁居宁德西乡东山村。下地村开基祖陈法进,于大明宪宗成代十九年(1483年)自宁德西乡东山村迁居下地村繁衍,至今已有523年,后有先祖移居吉洋村又繁衍横洋村、广洋村,总人口达六千多人。在清代历史上,下地村出过二名举人、八名秀才、十二名贡生。曾有陈茂奄富甲乡里,陈孔猷文章出众,陈孔云武艺超群,陈枝荣书法犀利,陈枝先文武双全,陈平官居六品,祖孙四代名扬梓里。
[建筑景观]:下地村现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筑15座;有清嘉庆六年建筑的风雨桥已列入县级保护文物,桥长35米、宽4米、高4米,桥身呈弧形,建筑特色,还有清乾隆六年建筑的文佛庙宇和水陆太极等古迹,更有河流、水库、龙山会集一处,风景优美。
# 下地村
{最后编辑时间:2017-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