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后村地处屏南至宁德(甘虎线县道)旁,是熙岭乡交通最方便的行政村之一,全村总户数131户,人口626人,人均收入3670元。平均海拔900米,年均气温19℃,靠山面田,村前是千亩良田,塘后溪在村前穿过,地理环境条件优越。是熙岭乡银耳、香菇、雪茸生产示范基地。近几年来,我村人居环境有所改善。厅堂水泥化,,塘后村行政区划,福建宁德屏南县熙岭乡塘后村行政区划,塘后村
行政代码:350923203
塘后村地处屏南至宁德(甘虎线县道)旁,是熙岭乡交通最方便的行政村之一,全村总户数131户,人口626人,人均收入3670元。平均海拔900米,年均气温19℃,靠山面田,村前是千亩良田,塘后溪在村前穿过,地理环境条件优越。是熙岭乡银耳、香菇、雪茸生产示范基地。近几年来,我村人居环境有所改善。厅堂水泥化工程已建设完成,自来水工程已完工投入使用,电网改造全面铺设,已全线开通广播有限电视网络,电话工程已全线开通。教育环境和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2005村道硬化工程完工,今年还计划在全乡率先建设农村沼气节能项目。
我村是2002年屏南县村党支部公推直选的试点村。村支部书记连任至今,并为村支部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行政试点村。村民自治落实较好,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政务公开,基层民主不断扩大,成为全乡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村。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引导农民发展致富项目的同时始终抓好本村精神文明建设并取得良好成效。
我村经过多年来的摸索,从原来种植反季节蔬菜、香菇、雪茸等产业中终于摸索出一条适合塘后村发展的路子----非木生菌银耳栽培,银耳栽培不仅时间短、见效快,销路好,而且适合县委提出的“保护阔叶林,发展循环农业”的号召。在生产发展过程中,通过建立“支部+协会”、“生产合作,技术共享”等模式,形成了科学发展银耳等食用菌的路子,村里还成立科技协会、食用菌协会、营销队伍等合作组织,结合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为该村银耳产业进一步壮大奠定良好的基础。该村银耳的生产技术和模式,辐射带动周边乡村,近两年来周边村庄相继地也开始发展银耳栽培,从而促进全乡银耳产业的不断壮大。
# 塘后村
{最后编辑时间:2017-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