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县城15公里;福建历史文化名人甘国宝(1709-1776)的祖居所在地,于明正统二年(1437)肇基;保留有较完整的明清古民居,标志性建筑是明代古城楼和马氏仙宫。
行政代码:350923202 中国传统村落
漈下村地处屏南县境之西南部,文笔山南麓盆地之龙漈溪畔。海拔高度 802米,距县城15公里;福建历史文化名人甘国宝(1709-1776)的祖居所在地,于明正统二年(1437)肇基。全村人口1700多人,368户;保留有较完整的明清古民居,标志性建筑是明代古城楼和马氏仙宫。有清乾隆皇帝御赐“福”字匾、甘国宝指虎画和民间习武器械石锁石蛋等存世。全村沿袭习武之风。
“漈水安澜”四个字是题写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屏南漈下村的明代城楼上。仰瞻苍劲大字,细品缓缓甘溪水流,感觉中水流墨韵,墨行水脉,“漈水安澜”写下了龙漈甘溪的水脉流态,跌水成漈,宕流水缓,流缓安澜;透出了繁衍在这一带的甘姓子孙繁荣昌盛的奥秘。
在村中,有一块乾隆皇帝御赐给甘国宝的“福”字金匾,这是甘国宝在乾隆三十三年(1769年)十二月省亲时带回。匾额实木制作,深重而厚实,红底金字,虽然经过数百年风霜浸润,漆色仍十分清晰。一直以来,村民们小心翼翼地将其代代传承,将先人的荣耀铭记在心,也将先人的精神代代流传。
# 漈下村
{最后编辑时间:2018-01-16}
▲▲ 漈下建筑群类型丰富、数量众多、规模较大,沿漈水溪两岸布局 ▲▲
▲▲ 飞来庙,当地俗称水尾殿,祀“飞来大王”、和古田临水“顺天聖母”、“虎马将军”。屏邑文人墨客常会于此,题诗作画,殿内尚保存有清代壁画和楹联,古壁画内容和诗文说明了建飞来庙是“飞来大王”自己的选择。 ▲▲
▲▲ 龙漈仙宫,又称马氏天仙殿,为龙漈开基拓主马仙娘之祀殿。 ▲▲
▲▲ 半亩方塘 ▲▲
▲▲ 明代古城门建于明朝天顺五年(1461年),至今已540余年,城楼位处漈下村中心,坐东朝西,东南紧依村居,西临溪并与花桥相倚,北与高矗苍翠的文笔峰对峙,雄伟壮观。城楼为砖石土木双层建筑,楼顶飞檐翘角,城门上题“漈水安澜”四个行书大字,苍劲有力,端庄古朴。 ▲▲
▲▲ 聚宝桥,又称漈川桥,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冬月重建。桥长28、1米,宽4、65米,跨径14、1米,桥面至水面高度4、9米。桥底两端各有一排原木构成八字撑,是我县唯一的一座八字撑木构廊桥。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桥上神龛祀真武大帝及其部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