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两年来升值了7%,美国政要学是一再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美国力促人民币升值的真实意是什么,其背后掩藏着什么样的祸心?
人民币对美元两年来升值了7%,美国政要学是一再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美国力促人民币升值的真实意是什么,其背后掩藏着什么样的祸心?
贸易并非问题核心
中美两国的高层战略对知,一直以人民币升值为核心议题,而非媒体渲染的中国军力增长。美国频繁地对人民币施加升值压力,表面的理由是人民币被严重低估,有利于增加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
中国的外贸出口,近年来,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2006年4月20日,中美两国元首在白宫会面时,美国总统布什向胡锦涛抱怨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胡锦涛答复说:那是统计口径的不同,我们统计的顺差只有 1000亿美元。布什回应说:这只是大象和小象的问题。换言之,即便是1000亿美元的“小象”,也表明美中贸易的严重失衡的。
美国方面认为,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就会降低中国商品对美国消费者的吸引力,有助于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中国企业也很担心,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本着薄利多销原则的廉价消费品,会因为批发商压低单价而减少利润,进而失去出口动力。但是,在全球经济循环当中,中国越来越像世界工厂,美国越来越像超级市场。中国出口的确良商品,以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美国有大量消费需求,本国又很少生产,人民币即使有所升值,美国批发商也不会停止从中国进口。美方对此是了解的。
另外,人民币保持升值,不一定会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美国也曾以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为由,要求日元大幅度升值。结果是,日元汇率每增长1%,日本的贸易顺差就增长2.03%;日元每贬值1%,日本的贸易顺差就减少2.03%,与人们的预测正好相反。
同样,人民币在快速升值的同时,中国的贸易顺差也在大幅增长。今年6月份,中国的外贸顺差达到269亿美元,创月度最高水平;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顺差为1125亿美元,超过2005年全年的总额。
很显然,试图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只是美方逼迫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一个意图,但不是最重要的意图。
美国盯紧中国荷包
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时机选择,非常的耐人寻味。
美国是从2002后开始,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美国的一此国会议员试图抛出法案,如果人民币不升值27。5%,就对中国商品增加27。5%的进口关税。
不过,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并不大,数额少于日本。2001年,中国的贸易顺差仅225亿美元。美国如果关心贸易平衡问题,自然会把施压的矛头,对准正赚着美国大钱的日本,而不是相对弱势的中国。
美方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一再纠缠,和美国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美国进入21世纪的时候,极度膨胀的网络科技股泡沫开始破裂,作为经济睛雨表的道琼斯指数处于万点高位,已经开始下滑,美国经济增长空前乏力。此时的美国,已经债台高筑。2001年,纽约又发生了“911”事件,美国要在中东地区大举用兵,财政状况更是雪上加霜。美国除了大幅度增发国债,已别无出路。从2001年到2006年,短短5件的时间,美国国债就增加了近三万亿美元。中国因为保持着贸易顺差,只和用赚取的外汇购买美元资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美国国债,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样,美国以要求人民币升值为谈判筹码,实现了绑架中国外汇资产的一个战略意图。
美元霸权发生动摇
今天,中国外汇储备已经突破1.3万亿美元,用大量闲置的金融财富购买美国长期国债,赚取高额的利息,看起来像是不错的理财方法,但是,这其中潜藏着极大的风险。
美国财政在2000年度还有2500亿美元的盈余,布什总统上台后,穷兵黩武,每年都留下数千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巨额亏空只得靠滥发国债弥补。目前,美国国债达到8。8亿美元的规模,仅每年支付利息,美国财政部就要安排四千多亿美元的支出,已经占到财政总支出的17%。
与此同时,美国的外贸逆差,去年达到7636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记录。美国人寅吃卯粮,出多进少,使美元的生活经验外拥有者顾虑重重。欧元诞生之后,欧洲国家纷纷减少美元资产,欧盟拥有的美元储备,从六千多亿美元减少到二千多亿美元。欧盟抛售美元资产,造成美元汇率快速下跌。从2000年到2004年,不过4年时间,美元相对于欧元就下跌了62.1%,极大地损害了美元信誉。
一些美国金融行家对美元的前景也不看好。一个美国金融行家预言,美元在近期内还将贬值20%,他希望中国当局尽快减少美元储备。
中国、日本拥有的外汇储备,在2。4万亿以上,对美元保持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东亚国家也像欧盟那样抛售美元,大举抛售美国国债,美元的全球主宰地位必将动摇,这才是美国真正担心的。
美国必须采取金融手段,将逐渐强势的人民币和逐渐弱势的美元捆绑在一起,来力保美元霸权。而逼迫人民币升值,正是美国实施这种战略的重点所在。
以退为进打压日元
在世界金融格局中,中国正以空前的速度增加财富,美国正以空前的速度积累巨额债务。这种状况,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和美国非常相像。
当年,日本靠仿制西方产品起家,然后讯速降低生产成本,并反过来挤占欧美消费市场。滚滚流进日本的美元财富,让日元的身价开始看涨潮。美国前财政部长鲁宾,对这种现象评价说:“一个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区造成了大多数美国人的恐惧,他们认为,日本对美国所构马的威胁甚至超过了苏联。”
美国的美元霸权地位,比军事霸权更为重要。美国人削弱日的办法,就是促使日元大幅度升值;在这一过程中,利用美元的优势地位,制度金融动荡,既卷走日本的财富,又可以将日本降为美国的附庸。
促使日元大幅升值的“广场协议”签订后,不明所以的日本民众,也曾陶醉在日元资产升值的欢乐之中,甚至做起“日本可以说不”的好梦。但是,美国策划的一场金融绞杀战已经上演,随后,开始了日本“停滞的十年”。
人们很容易把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停滞归因于日元升值,却很少人提到:席卷日本列岛的证券先暴涨后暴跌的那场风暴,让人们认识到,美元才是全球的货币霸主。此后,日元不论如何升值,都很难威胁到美元的这种地位。
今年春天,在七国财长会议上,德国提出日元被严重低估的问题,美国对此置若罔闻,却对人民币升值问题抓住不放。如果将相似的历史场景联系起来,人们就不难看出,美国削弱人民币的办法,与当年打击日元的办法如出一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高级手段。
金融大鳄嗅出血腥味
日本落入美国设置的日元升值圈套后,从1990年起,陷入长达十几年的经济衰退,股市暴跌70%,房地产连续14年下跌。日本《金融战败》作者吉川元忠认为,就财富损失的比例而言,日本金融战败的后果几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后果相当。
所以,当美国频繁地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后,国际金融炒家们敏感地嗅出其中的血腥味,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急切的将投机资金流入中国,在房地主和证券市场上准备大捞一把。
于是,有这样一财国际幽默开始流传:居民马哈蒂尔(马来西亚前总理)找到警察格林斯潘(美联储前主席)报案,说家里东西被偷了,小偷可能是惯犯索罗斯(国际金融炒家)。格林斯潘“嘿嘿”一笑,说:“也不能全怪小偷嘛,应该多从自身上找原因。谁让你们家的锁好撬呢?”
马哈蒂尔不满地说:“那小偷怎么不去偷中国呢?”格林斯潘赶紧看看四周,小声说:“已经派保尔森(美国现任财政部长)去中国了,听说2006年年底就可以挖开几个大窟窿(逼迫人民币升值)。”
索罗斯听了大喜,立即拿出手机给同伴们发短信:“(中国)人傻(散户经常被套在高位),钱多,速去中国。”
有人分析,数额高达1。5万亿美元的国际对冲基金正在不惜代价地涌入中国,他们暴炒人民币资产的计谋如果得逞,必将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损害。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中国政府的警觉。最近,中国外汇管理当局对29家违规的中资和外资银行进行了外罚。
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人民币适度升值,但是,美国频繁逼迫人民币升值,意在以退为进,确保美元的和期霸权。而国际游资正试图兴风作浪,卷走中国积累的财富。如果我们不对此保持足够的警觉,一旦举措失当,就有可能重演日本当年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