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三角形
“扩散三角形”特征:
出现在涨势中,上升的高点越来越高,而下跌的低点越来越低,如将两个高点连成直线,再将两个低点连成直线,即可形成一个喇叭状,这就是“扩散三角形”。“扩散三角形”经常出现在投机性很强的个股上,当股价上升时,投资者受到市场炽热的投机气氛或谣言的感染,疯狂地追涨,成交量急剧放大;而下跌时,则盲目杀跌,正是由于这种原因,造成了股价的大起大落。
“扩散三角形”是大跌的先兆。当市场参与者变得毫无理智时,其中蕴含的风险也就不言而喻,而“扩散三角形”正是人们过度投机心理在图表上的反映,它暗示升势已经穷尽,下跌一触及发。
投资者面对“扩散三角形”只有两个字:退出。因为参与“扩散三角形”的炒作,赢利机会很小,风险却很大。一旦股价往下击破“扩散三角形”的下边线,即可马上引发一轮跌势,逃之不及的人,就可能深度套牢。因此,普通投资者尽量不要参与买卖,持筹的也要进行减仓,如一旦发现“扩散三角形”往下突破,应及时把股票全部卖出,停损离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大多情况下,“扩散三角形”是以下跌告终,但也有少数出现变异,尤其是当上边线不是向上倾斜而是水平发展的时候,这时股价可能向上突破,展开一轮升势。对此,投资者会想到,如果我把筹码抛掉,不是吃亏了吗?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一来“扩散三角形”向下突破局多,你在“扩散三角形”要形成时卖出股票,总是对的时候多,错的时候少;二是“扩散三角形”即使要向上突破,事先也会露出蛛丝马迹。通常,在形态内的第三次下跌时,成交量会出现迅速萎缩,这说明市场情绪正在发生变化,人们的持股信心已趋稳定,这与“扩散三角形”最后阶段成交量急剧放大正好相反。随后股价会在上边线稍作停留,或者进行一次小幅回调,下跌明显无力。在经过这些确认后,“扩散三角形”才有可能发生变异,往上突破。真到那个时候,再把它买进来也为时不晚。可见,投资者完全有充足时间,观察“扩散三角形”是否出现变异,如情况确实有变,可及时更改投资策略,把做空改成做多。这种操作方法应时而变,与一般情况下把“扩散三角形”看成股价下跌的先兆并不矛盾。这点投资者一定要区别清楚,不要发生误解。
注:“扩散三角形”向下突破有两种情况:一是跌破下边线,经回抽再次向下;二是跌破下边线后,就直接向下。
趋势形态分析之见底形态“上升三角形”
“上升三角形”的特征:股价每次上升时,到了一定价位就遭到抛压,迫使股价下行,但由于市场看好该股,逢低吸纳的人很多,因此,股价没有跌到上次的低点就开始弹升,致使下探低点越来越高。如我们将每一次短期波动的高点用直线连起来,再将每一次短期波动的低点也用直线连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向上倾斜的三角形。这就是“上升三角形”。
通常“上升三角形”在形成过程中成交量会不断减少。上升阶段成交量较大,而下跌时成交量较小。“上升三角形”是多空双方实力较量的结果,“上升三角形”到最后都会选择向上突破。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上升三角形”向上突破时,一般都配有较大的成交量,无量往上突破可能是假突破,投资者不可贸然加入。另外,要注意的是,“上升三角形”越早往上突破,则后劲越足,那些迟迟不能突破的“上升三角形”,很可能是庄家悄悄出货而故意为中小散户设置的多头陷阱。如果一旦庄家达到目的,在他们出货完毕后,“上升三角形”非但不会往上突破,而极有可能演化成“双顶”形态,股价下跌就不可避免,投资者对此务必要提高警惕。那么说到这里投资者见到这种技术图形究竟应该如何操作呢?
首先要想到,在一般情况下,“上升三角形”向上突破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持筹的可悟股不动,等待“上升三角形”向上突破时再作定夺。持币的要密切关注它的突破方向,暂不要动作,一旦发现“上升三角形”放量往上突破,可即刻跟进做多,如发觉“上升三角形”是一种无量上涨,则不要跟进,继续持币观望。其次要考虑“上升三角形”不往上突破,就会演化成“双顶”形态,最后会寻求往下突破,尽管这种情况在“上升三角形”最后突破方向中占的比例很小,但也不得不防,尤其是对股价有了很大涨幅之后出现的“上升三角形”,或是对迟迟不寻找突破方向的“上升三角形”,更要加以防范。
注:“上升三角形”往上突破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突破上边线,经回抽后再往上走;一种是突破上边线后,就一路往上走,不回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