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散步提高骨密度 巧吃午餐不瞌睡


  编者按:生活当中,我们难免会碰到各种琐碎小难题。掌握一些健康生活的小窍门,也许就可以让生活难题迎刃而解了。来看小编的整理吧!

  加快步速、横着走……这样散步可提高骨密度

  大家都知道散步可以提升心肺功能,如果在散步时再进行一些有意识的锻炼,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

  1.加快步速。“美国护士健康研究”网针对6万多名绝经后妇女进行观察后发现,那些每周至少快走4次的妇女髋部骨折风险远低于那些走路速度慢的女性。因此,建议散步时尝试“间歇走”,即散步时注意加入3~5次各2分钟的快步走,速度以无法与他人对话为宜。每次快走后,要持续约1~2分钟的缓步走;如此交替循环。这种缓急交替的散步方法还能缓解背痛,避免高冲击力的运动所造成的伤害。

  2.横着走。发表在《国际骨质疏松症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横着走与高冲击力的运动一样,都能增加骨密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凯尼休斯学院的运动机能学助理教授查尔斯·佩利泰拉建议,散步3~5分钟之后,再花30秒用脚后跟(或前脚掌)横着走。

  3.连续跳跃20下。一项研究发现,25~50岁的女性如果连续跳跃20下,每天2次,仅4个月后其髋部密度就会明显增加。建议散步时在手机上设置定时器,每散步5~10分钟,就要跳30秒、休息30秒,然后继续散步、再跳跃,如此反复。跳跃前,双脚并拢,双膝弯曲,双臂向后摆动,利用爆发力向上跳起。

  4.爬楼梯或陡峭小山。比起在平地走路,快步上下楼梯和爬陡峭的小山更能锻炼骨骼的强度。若经常散步的周边有很多小斜坡,那就“不走寻常路”,找2~3个坡度适中的斜坡,或在大型建筑物外的楼梯附近,花2分钟爬个坡或楼梯。一段时间后,骨密度就会有所改善。

  春困秋乏夏打盹,巧吃午餐不瞌睡

  暖洋洋的春天午后,确实是让人最容易困倦的时候,眼见周围的同事们打字的手就那么逐渐慢了下来,打起了哈欠,头也一点一点地、小鸡啄米似的对着电脑屏幕,真是让人提不起精神。其实,你知道吗,只要在午餐的饮食结构上花些小心思,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拯救这些“职场犯困星”人。

  午餐时候尽量选择混有粗粮的主食,适当增加肉蛋奶等蛋白质而减少淀粉类的摄入,多使用富含纤维素的绿叶蔬菜,这样优化的饮食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饭困”的困境。

  另外,还有一些生活习惯可以帮助人们在午后更好地恢复精力。首先,是要保证饮水充足。其次,就是喝咖啡的时机。饮用咖啡后,咖啡因在大脑的起效并不是即刻的,而是需要10-30分钟的“预热”,所以想想自己的工作习惯,如果你平时2点最困,就在1点半的时候喝上一杯咖啡。另外,“下午茶”时间也是一个缓解午后疲劳的好选择,吃一些新鲜水果、坚果,喝一杯茶或者添加了牛奶的拿铁咖啡,通过“分餐”将热量分解到不同的时间点来消化吸收,既减轻身体的负担,又可以通过短暂的休息,将人的注意力分散再集中,使大脑重新焕发活力。

  柑橘类水果适合放床头 散发香味能助眠

  有些水果不光营养美味,放在床头,其发出的气味还能帮助人们入眠。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夏朋滨解释,利用味道调节生理机能是“气味疗法”,其历史由来已久,《黄帝内经》及《红楼梦》中都有过描述。现代研究发现,芳香分子能够与人的嗅觉感受器结合,启动一系列化学反应,作用于大脑的边缘系统,即主管情绪的大本营。不同的气味,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橙子、蜜橘、金桔、橘子、柠檬、柚子等柑橘类水果的果皮中含有散发香味的“苎(音zhù)烯”,能刺激大脑产生α脑电波,使大脑放松,从而助眠。

  中医认为,橘子具有理气、除燥、利湿、化痰止咳的作用,其香气可以化湿、醒脾、开窍。睡觉时,闻橘子的香味具有安心凝神的作用,常用于安抚沮丧和焦虑。

  柚子的香气通过嗅觉到达神经中枢,可消除大脑疲劳,舒缓烦闷情绪,达到助眠的目的。其香气还能加速淋巴细胞排毒,对缓解上班族因压力、熬夜造成的脂肪堆积很有效。

  夜晚吸入柠檬的味道,则让人感到舒适安静,很快进入睡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