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霍童转水宫


相传建于北宋先期,上世纪六十年代圯于火,之后重建,其山门、楼头雕塑及宫殿规制基本保持原貌,还保留有清嘉庆年间的石碑和牌匾。

转水宫,位于宁德蕉城区霍童镇渡头村与加厚村之间的霍童溪畔,距霍童镇约5公里。相传建于北宋先期,上世纪六十年代圯于火,之后重建,其山门、楼头雕塑及宫殿规制基本保持原貌,还保留有清嘉庆年间的石碑和牌匾。

转水宫主祀陈靖姑,故正殿中间端坐着陈靖姑夫妇神像,左边供着十二位师姐妹,右边供刘氏公婆,两厢供闽王府三十六嫔妃,即三十六婆神及七十二婆奶,供案上还供着陈靖姑的胎儿,经炼度复活的“灵通三舍人”及陈靖姑谊子,专司人间痘苗的感生小哥“金舍人”,基本上与古田临水祖宫同样供奉。


在转水宫有着特别的请迎习俗,这请迎的习俗可是有讲究的。四年小装年,一年大装年。小装年小迎,大装年大迎。小装年在转水宫迎请香火,大装年在临水宫祖宫迎请。而且每次迎请无论如何都必须在正月十三日凌晨香火回村。每到迎请香火的日子,转水宫都热闹非凡。

转水宫,不知始建于何代,据今人猜度,应该道建于北宋先期。据《中国道教史》中介绍,自北宋太宗之后历四、五代皇帝推崇道教,尤其对于民间的许逊崇拜给予大力扶持。许真人被历代皇帝加封,颂扬吴猛、许逊的忠孝思想,称之为“传忠孝之宗”、“为众仙之长”。可想而知师尊受到皇上的推崇,且时值盛世,当地士民焉能不为陈靖姑立祠乎?经历代兴替,千余年来香火不减。现今的宫殿建筑是前世纪六十年代圯于火之后重建的,山门及楼头雕塑及宫殿规制基本保持原貌。现宫内古文物可见的不多,一些基石等大概是南宋时期的遗物,一块石碑和一块牌匾为清嘉庆年间的,神像为重建后雕塑的。正殿中间端坐着陈靖姑夫妇神像,左边供着十二位师姐妹,右边供刘氏公婆,两厢供闽王府三十六嫔妃,即三十六婆神及七十二婆奶,供案上还供着陈靖姑的胎儿,经炼度复活的“灵通三舍人”及陈靖姑谊子,专司人间痘苗的感生小哥,即“金舍人”。基本上临水祖宫的一应神纸,在转水宫中同样供奉。宫中除每年正月各地前来迎请香火时最为热闹外,平时只有信众到此烧香、求拜、宫有专人看守,早晚供香,打扫卫生。



# 转水宫    {最后编辑时间:2019-06-12}

  • 宁德霍童转水宫
    ▲▲ 宁德霍童转水宫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