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昭明寺


福鼎市昭明寺

  福鼎市昭明寺    坐落于福鼎市区西面鳌峰山顶,距市区约六公里,往返于城区和昭明寺的公交司机告诉记者,这条线路的客源不算热闹,但每天都有游客和虔诚之人上山参拜,节假日时更是热闹。昭明寺到底有何魅力?昨日,记者踏上一程寻古之旅。
  佛音缭绕不绝于耳
  “上昭明寺,可以徒步也可乘坐公交车,徒步去的话要爬一条十八折岭,差不多一个多小时,公交车只需半小时。”公交车上一名上山参拜的人告诉记者,鳌峰山海拔不足三百多米,但山势险要,山下至山上,有十八折石径盘旋山腰,逶迤而上。只要您有足够时间,徒步直上,路边处处留景,也因此近几年这条小道成了市民登高的好去处。
  20多分钟,车道两旁陆续出现一些写着佛家警语的标志牌,寺宇中的诵经声依稀可闻,一下子,仿佛进入绝尘之地,神秘而安详。
  叙叙念诵声中一处拐弯,昭明寺赫然映入眼帘,恢弘而宁静,层层殿堂建筑鳞次栉比,一座直冲云霄的高塔十分醒目。寺中门楼重檐翘拱,楣匾“昭明古刹”四字乃赵朴老的手笔,清隽刚健,苍朴丰韵。穿门而进,在门后两边排列着数个石雕神人,雕刻手法精湛,惟妙惟肖。站在楼阁之上可将福鼎市区尽收眼底,山川城廓一览无余。远处,沙埕港湾被山箍起一个蔚蓝色的湖泊,耀着粼粼的波光,太姥山隐隐绰绰的雄姿,横亘于天际。
  见证千百年的变迁
  一法号为印亮的僧人告诉记者,昭明寺始建于南朝梁大通元年(公元 527 年),为昭明太子萧统所敕建,题有匾额,故而得名,但由于年代久远,又经历种种波折,该匾已遗失不见,但七层宝塔历经沧桑,仍矗立峰顶。
  据史料记载,昭明古塔为福建省最早寺塔之—,塔基47平方米,塔高25.6米,为楼阁式仿木结构空心砖塔,六角形,塔身各层单面壸门,其余五面有佛龛,内有铜佛像,塔檐用砖做出斗拱,其内里设有扶梯,可直达塔顶。1989年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世事沧桑,古塔亦不能幸免,千百年间历经毁坏,历代修茸。至文革其间,寺僧星散,香火殆绝,毁坏更甚。”印亮师傅感叹道,“改革开放,在释青芝、释界让法师的带领下,重兴寺宇,香火逐渐兴盛。”
  印亮师傅指着寺宇堂厅里挂着的数幅照片介绍,1983年,新加坡广平法师参拜昭明寺,见古塔,大殿等将毁,急待整修,回归禀告宏船大和尚,宏船大和尚慷慨捐资修建,一年后,宝塔焕然一新。同时迎请三十三尊铜佛,置塔龛内,供人礼瞻。1997年有新加坡远藏、法麟、法辉等法师前来朝圣,挂搭昭明,爱其山水秀丽,发动善信,献资修建禅堂、玉佛殿等。
  经过二十多年重建,昭明寺已初具规模,山门前有慧明舍利塔、飞翠亭、左边筑有放生池,右边设有盆景园等。全寺占地面积达一万五千多平方米。
  昭明寺成桐城八景之一
  昭明寺历史悠久,不仅赋有文物价值,还是一处旅游胜地。记者从福鼎市旅游局相关资料了解到,昭明夕照为福鼎市区八景之一。所谓昭明夕照,就是指昭明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景。每当夕阳西下,耸立的古塔在宏伟的寺宇、苍翠的树木衬托下,犹如一幅浅蓝的剪纸,熨贴于金黄的底色上,伴着阵阵低沉的梵钟,昭明寺金碧辉煌,让人油然产生神圣、肃穆、庄严的情感。“塔影西斜红日暮,炊烟起处是桐庐”或是对此美景的最好描绘。这里还留有明朝签事林爱民、参政游朴、清乾隆翰林院编修何西泰等游寺丹墨。

  昭明寺重兴记
  释青芝
  县西五里外,有座鳌峰山,巍然独立,峭拔云霄。山岭磴道盘曲(俗称十八折),逶迤而上,山顶树木葱茏,石径通幽,内中有座古刹曰“昭明寺,”殿宇巍峨壮丽,乃县内之名胜古迹也。寺建于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传是昭明太子所敕建,历今干有余载。大殿之后有座纯砖古塔耸入云表,亦建于萧梁时代,尚建有“飞翠亭”和“太子读书台”,今虽不复存在,但遗趾犹依稀可辨。干百年来,寺和塔几经沧桑,嗟其上史无从稽考,回忆三姓擅越的谱记载:宋乾德二年,出有惟精禅师重建殿宇,大振宗风。明洪武间,出有慧明禅师、常在帝都讲经,园寂时,留一偈曰;“八十七岁如梦相似,梦破还醒,无一处”。天顺六年,出有宗昂、宗孚两高僧。成化六年,出有大名鼎鼎的了净禅师。清康熙三十八年,出有真一法师,乃当时的俊杰人物,法利生,誉满南方。乾隆六年,出有正羲、真玉两高僧,整修殿宇(林滋秀造募缘疏)。又据塔碑记载:大明嘉靖甲午年,住持僧广性劝募众缘,修葺古塔,彩妆圣相。以上略举的几位高僧禅宿,均有些根据,其余在漫长时期中,莫得查考,无从获悉。解放后!昭明遭逢十年“文革”浩劫,殿宇被毁,寺僧星散,香火殆绝。无几,政府拨乱反正,佛日仍而重放光明。青芝老任职,经营二十余年,才恢复一新。然以八三年秋,有一位来自星州的侨僧,法号广平,为因念其先师祖会泉老法师生前对昭明寺有一段末了因缘(解放前本寺老住持请会老莅鼎讲经。金刚集讲寄来,不意因遭某事阻遏中止,乃迢迢万里回国)。特赴昭明观光,见到千年古塔势欲倾圯,遂将是况归凛其师宏船长老,幸得欣然赞资,那未经一年,全部竣工。
  船老拈持昭明太子以金刚经分三十二分的出处渊源,由是逐署曰:“金刚宝塔”。同年向泰国清奉三十三尊铜佛像置塔龛内给人瞻仰,礼敬培植善因。迩建盖稍可,游士墨客登是寺者,俯视曰维众山岗峦起伏,双溪萦绕与两海映照,尤其阳 山,天光塔影,绿树碧湫,交相晖摇,斯时收罗眼底之中,宛若置身于云端之上,真乃心悦神畅矣。

寺外的舍利塔

  昭 明 寺 志
  (清)王作谟 王作宾
  昭明寺始自梁大通元年,昭明太子赐建额并造浮屠以镇温麻。长兄贯岭始祖小回公复舍山场并田产,而昭明寺大振焉.其山内 更育一二小寺今已废毁.
  开山住持僧惟精,先则棲林后入寺。宣和二年庚子,有信女潘六娘砌筑寺内开井街一所,荐夫王十郎即浮柳洋小敬公之世孙也。 明天顺六年壬午,僧宗昂宗孚改建佛殿。成化十年甲午,僧了净重修焉,及国朝康熙元年壬寅,福宁州吴总镇大人讳万福公捐俸重修, 并塑大人像于藏经阁偏殿。康熙三十八年已卯,僧真一又募缘重修佛殿。乾隆元年丙晨,塔寺并修。吾族捐银壹百两付与住持僧 二羲、真玉.同治十年辛末,住持僧博询系西园高姓人,兴工改建佛殿。及拆散,因事管押县署。越二年,北关外李中壁、 叶际肠等出而重建。贯岭宗叔祖兰汀公监收寺租以助建费。阅年余告成功。吾族捐钱贰拾余两,招僧天寿为主持 以事香灯。光绪四年甲寅,募缘修塔。兹将碑志·场田亩统录列于后……
  ------摘录福鼎透埕乡《太原郡王氏宗谱》

  地址:福建省福鼎市鳌峰山昭明寺
  电话:0593-7823812 
  传真:0593-7805180
  邮箱:
5889927@qq.com 
  联系QQ:5889927

山门前的慧明舍利塔


# 昭明寺    {最后编辑时间:2018-03-27}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