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杨家溪观音寺
杨家溪观音寺,位于福建东部的霞浦县。据史料记载,寺院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杨家溪观音寺由临济宗义玄大师之高足普化禅师于此结茅而创建。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郡守黄晟为师创立精舍于此,成为了观音寺的前身。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中期,因山产灵芝,守臣奏闻于朝,仁宗赦书褒美,诏立勒碑,精舍遂易名“观音寺”。治平元年(1064),皇帝赐名“杨家溪观音寺”。此后,寺院日益鼎盛,曾拥有寺山8278亩、寺田190亩。南宋始,观音寺与天童寺、阿育王寺齐名,同列东南名刹。
明清以后,观音寺三度毁圮,又三度重建。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观音寺遭西匪烧毁。之后战火不断,观音寺亦随之修修补补、风雨飘摇,至十年浩劫时,寺院被拆毁殆尽。
容如居士在对千年古寺的古老历史和目前古迹范围勘察的基础上,本着爱国、爱教,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与观音寺僧众制定了一系列古寺修缮重建计划。为使寺院重建工程顺利进行,容如居士多次与地方旅游局进行全面的交流沟通,终于获得地方政府和景区管理委员会对杨家溪观音寺的建设规划的认可。
根据寺院的建设规划,杨家溪观音寺将在沿溪一带兴建山门、大雄宝殿、观音阁、伽兰殿、祖师殿、禅房、僧房、香客房、钟、鼓楼等,预计投资4500万人民币。尽管寺院的整个建设蓝图的实施任重而道远,困难重重,容如居士还是决心带领观音寺建设管理委员会精诚信士,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发愿把杨家溪观音寺建成一个集弘法利生、正法道场、慈善济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十方丛林,精进道场。
在容如居士的多方运筹和奔走下,加之众居士齐心协力护持,杨家溪观音寺正在克服建设中的困难,尤其是资金短缺的困难,重建工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重建中的杨家溪观音寺大雄宝殿工程已于近期封顶进入彩绘阶段,与之配套的居士楼等项目也将在年内开工。
本着“弘扬佛法,积极兴建道场,为寺院发展寻找契机的原则”, 容如居士于2009年筹办了“书法采风笔会”。为能够保证“书法采风笔会”于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三月三”(3月29日,星期日)顺利举行,容如居士与戒坚法师代表观音寺,特邀请福建省心画书社的书画家季庆果先生,北京京闽沪文化发展中心林主任、卓清清一行,于3月初到杨家溪景区进行采风会的前期考察。季先生对观音寺所处的杨家溪美景赞叹不已,他认为佛教文化和中国书画文化渊源达数千年之久,两者历来联系紧密,渊源颇深。考察团一行人高度认同容如居士本次邀请心画书社来杨家溪观音寺举办书法笔会,是为佛教文化和中国书法、国画艺术的文化交流做出表率,同时确定杨家溪观音寺此举,将对今后的佛教文化和书法艺术文化交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将通过本次活动对杨家溪风景区的旅游推广起到一个良好的宣传效果。
# 杨家溪观音寺
{最后编辑时间:2018-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