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如瓦,覆而成室。明进士谢肇淛于室内修置香灯,迨万历甲辰《1604年》,辟为一片瓦寺。如镜祖师,开山驻锡。清咸丰十年 光绪十三年民国十一年 瑞球大德 海岸长老 进场法师先后扩建修葺;续后,释钦云道明 品法 题通诸师住持赓续振兴善治,规模乃具。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四十五公里,约在东经 120度与北纬27度的附近。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主峰海拔917.3米。它北望雁荡山,西眺武夷山,三者成鼎足之势。相传尧时老母种兰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后又改称“太姥”。闽人称太姥、武夷为“双绝”,浙人视太姥、雁荡为“昆仲”。太姥山峰岭层叠,怪石嵯峨,处处是景,步换景异。古人有诗赞之:“太姥无俗石,个个皆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在这奇绝之景中,古刹、碑刻规模宏大,唐宋时山南山北即有三十六寺院,山中还有历代名人摩崖石刻“天下第一山”、“山海大观”、“道仙佛地”等几十处。一片瓦禅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迄今有四百年之久,就位于太姥山的悬崕峭壁之中。“一片瓦”由一块巨石覆盖崖顶像瓦,构成洞屋,故名。洞内有岩洞庵,名“一片瓦寺”。创建大雄铜殿乃历代住持之夙愿,也是海内外十方信众之盼望。2001年初,金星铜集团有限公司获批修建太姥山一片瓦寺大雄铜殿,选址于一片瓦寺山顶悬崖之间。建成的铜殿为传统的古建筑结构,屋顶翘角飞檐,使整个宫殿的造型庄严又富于变化。屋脊顺而向下倾斜,平缓坦然的坡度形成美丽的曲线,蒙生庄严雄伟的气势。铜殿运用现代表面处理技艺,金碧辉煌,光芒四溢。寺旁立有铜钟,晨钟暮鼓,让人顿生庄重与生动之感。目前,一片瓦悬空铜殿建成乃全国首座,世界之最,足以流芳百世。众多的游客和信徒登顶必到一片瓦禅寺,参观大雄铜殿。随后,朱炳仁大师受一片瓦禅寺住持题静法师所请,为新建的大雄宝殿书写“一片瓦禅寺”的铜匾额,大师动笔之时颇多感概。寺之名定于明代,意义是“给心一片瓦,以度飘零人。”立意奇绝,绝无尽有。在给寺庙写匾额时,题为《一片瓦》诗也写成了。此诗借杜少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意而作,“请给吾心一片瓦,寒庐飘零倚仗何,遮风挡雨护贫家,有瓦心灵倚仗息。”与诗圣古今遥呼,为天下寒士“下无寸土,上无片瓦”忧心忧愤,透出大师“风雨不动安中华”之万丈豪情。
联系人:释题静
邮编:355209
详细地址: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
# 太姥山一片瓦禅寺
{最后编辑时间:2018-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