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太姥山平兴寺


太姥山平兴寺

  平兴寺坐落于“佛国海天”——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东南500米之坪岗山麓。远处怪石嶙峋,群山环抱;近处松竹并茂,叠翠重重;曲径通幽,实乃隐逸修真办道之胜地。

  1966年,文革伊始,由福鼎县统战部组织全县僧众由青藏法师为首创办佛教徒茶场。十余名僧人于此结茅而住,垦荒种植,早晚课诵,从未间断。1997年,礼请世行法师移锡于此,住持改建本山道场。因平地而起,兴作道场,故名“平兴寺”。

  1991年,界诠法师返山,协助扩建道场,健全寺院规约。时年,修建大殿与僧寮。1992年,开办普隐学堂,以教通诸宗、行依律仪、修归净土为宗旨。十方衲子闻讯踏至而来,依止修学。参学问道者慕名而至,人数日增,住房等设施远不敷用,无法安僧以供修学。于是1998年,再度扩建五观堂、净业堂、云水堂、尊客堂等。2000年初,为排除老年僧人后顾之忧,使其安度晚年;又病苦僧众可以临时安置,以调节身心,故新建如意寮、念佛堂、住静关房,妥善安处老年僧人和专精修持者。同时,新建一座四层重楼伟阁,分别为法堂、学戒堂、普隐堂、藏经阁,巍峨壮丽,气垫恢宏。

  同年,为了满足学僧如法如律学戒、持戒、受戒、因此依道宣律师《戒坛图经》,鼓山涌泉寺住持普法大和尚捐助净资,于寺若幽胜处,修建戒坛。坛身三重连周围护栏,并一百零八尊护坛神王尊像,悉皆精雕细琢,如法安奉。坛上建八角重檐亭阁,高耸云表,缥缈于烟霞之间,宛若天境。戒坛前庭间,建立七佛宝塔,高可及丈,排列有序。希由此胜缘,令十方登坛者获清净戒体。

  界诠法师深知佛法纲纪,匡众扶教之功,莫外于戒律。是故言传身教大力弘扬律学,培育僧才,孜孜不倦。依修学次第所需,制定严谨的教学方案,分初级、中级、研究三个阶段。悉心详考南山律典,精进研习。关于毗尼止作,诸如朔望布萨、结夏安居、自恣受岁、忏悔出罪等行事,力求如法如律,并皆躬行实践。且在1999年4月,依四分南山律典,礼请中国佛学院传印法师为得戒和尚,宁德支提山华严寺妙果法师为羯摩阿舍黎,界诠法师为教授阿舍黎,传授三坛大戒法会,创闽东佛教传三坛大戒之始。2002年春,经中国佛教协会批准,由福建省佛教协会主办,在平兴寺再次传授三坛大戒,新戒200余人。依然礼请传印法师为得戒和尚,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学诚法师为羯摩阿舍黎,界诠法师为教授阿舍黎。

  平兴寺在传戒运作上,概依南山律宗旨授受,仪轨方面多依读体大师的正范。三坛中每坛分授前忏悔和正授仪则。正授戒前,必须是请戒开导和露罪忏悔,除此必作的仪轨和教诫行仪外,其余时间侧重讲说受戒意义、戒相以及受后行持等义理。综合南山道宣律师和宝华山见月读体律师的授戒仪则,为新世纪中国佛教在授戒方法上写下新的篇章。

  平兴寺恪尊百丈家风,发扬佛教优良传统,日常行事分为营事组、羯磨组、法仪组、教务组、咨询解答组、资料编辑组、教诫沙弥组等分工合作,有条不紊。每年如期举行传授在家三归、五戒、八戒、菩萨戒,并开讲各种经论,阐明教理教义。同时,成立三行基金会,推动印送经书、放生、僧伽医疗等事业的发展,并且利用现代科技制作光盘、录音带等,流通于世,弘扬戒律精神于末法,广宣法音于四海。

  祈愿正法久住世间,法化无穷,利益人天,迷茫众生速脱苦海。

 

  南山一脉铸恒久    律学道场戒为纲
  ——记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平兴寺住持释界诠

  界诠法师,俗名李逢金,汉族,福建省福鼎市店下镇溪美村人。1959年11月14日,界诠法师出生在一个学佛之家。法师自幼善根深厚,聪慧过人,常随其母亲近三宝,每到寒暑假时,他都到寺中帮助师父劳动耕作,一有闲暇便向师父请教佛法,深得法益。万法缘起无常之理,生死轮回不休之苦,法师皆铭记于心,发愿早日出家,归投法王座下。

  1978年7月,界诠法师高中毕业。他毅然拜别双亲,来到位于福建省福鼎市秦屿镇的太姥山平兴寺,依上世下行法师剃度出家。当时,平兴寺正在修建中,界诠法师不但要从事农业生产,还要参加寺院的扩修施工,生活十分艰苦,但是内心却非常平静。

  自进入佛门,界诠法师一直学而不辍,先后师承于:证果法师、茗山法师、明真法师、观空法师(学三主要道)、巨赞法师、佛源法师、明哲法师(学天台教法)、白光法师、传印法师、圆拙法师(学南山律)。师日常学诸经律论,将礼忏念诵作为日常行持,以净土为业。

  1980年9月,界诠法师离开太姥山平兴寺前往北京求学,考上了中国佛学院,成为“文革”后第一批佛学院的本科生。在佛学院学习期间,尽管学校开设的戒律课程很少,但各位授课法师、老师在讲课时,都一再强调戒学的重要性。戒是三学的总纲,无戒不生定,无定不发慧。三藏中,律藏为其中之一。作为出家人,界诠法师觉得有必要知道佛陀所制定的律法以及僧团制度,于是开始学律。1981年,界诠法师在北京广济寺静严大和尚座下求受具足戒。1984年,从中国佛学院毕业。

  毕业以后,界诠法师在中国佛学院教务处工作了一段时间。期间,他听说几位同学到了福建莆田广化寺,在上圆下拙老法师的指导下学习戒律。界诠法师对圆拙老法师仰慕已久,早就想拜其座下闻听法味,得知此消息,便到了莆田广化寺。

  圆拙老法师是弘一大师之入门弟子。他在大师的座下勤研戒律,对弘一大师的律仪行持及为人风范了然于心,深知律学与正法久住的重要关系。他的一生皆以弘一大师为楷模,简朴慈悲,致力于弘扬律学与整顿道风。圆拙老法师住持福建广化寺后,创建福建佛学院,倡印佛经,推广佛学知识,培养青年僧才。他常常会为青年法师讲述当年弘一法师的品行及严持戒律的故事。在圆拙老法师的善因缘引导下,当时福建佛学院有五位特别优秀的法师(分别是:界诠法师、性光法师、毅然法师、演莲法师、济群法师),正式发愿学习南山律学,决心为正法住世倾尽佛子的一份力量。圆拙老法师让这五位比丘住在藏经楼里,不需做任何杂务,集中精力学习戒律。而这五位比丘也排除杂念,每天除了吃饭、上殿、扫地,都是待在藏经楼里看书。

  慢慢的,五比丘学戒一事渐渐被传开,大家将此五位学戒比丘亲切地称作“五比丘”(佛陀最初度五人出家,称作五比丘)。“五比丘”这一富有传奇的故事直到今天仍然在福建佛学院历届师生间相传。在这“五比丘”中,圆拙老法师尤其对界诠法师的期望最高,希望他能挑起弘扬南山律学的重担。界诠法师不负老法师的殷切期望,发下愿心,立志要弘法于四海,续佛慧命。

  期间,原福建佛学院教务长智敏老法师辞去教务长一职,圆拙老法师便让界诠法师担任此职。界诠法师教学有方,为人真诚,课堂上风趣幽默、深入浅出,而且博学多闻,受到了全院师生们的爱戴。

  随着教学的深入,界诠法师发现,佛学院的教育模式只能培养学僧的知见、知识,但是对道心、戒律行持等最根本的东西却很难产生作用。于是便萌发了到山上静修的念头。1991年,适逢太姥山剃度恩师请界诠法师回寺,他便欣然应允,回到了平兴寺。

  平兴寺坐落于“佛国海天”——太姥山东南500米的坪岗山麓,占地326亩。群山环抱,松竹并茂,丛林底蕴极佳,实乃隐逸修真办道之胜地。

  平兴寺始建于1966年,当时“文革”伊始,福鼎县统战部组织全县僧众,以青藏法师为首创办佛教徒茶场。10余名僧人于此结茅而住,垦荒种植,早晚课诵,从未间断。1977年,世行法师移锡于此,住持改建本山道场。因平地而起,兴作道场,故名“平兴寺”。

  界诠法师回到平兴寺之时,山上条件简陋不堪,只有他剃度之时的五间石头房。他不畏困难,领众熏修,农禅并举,实行半日劳作,半日开课诵经传法,为初出家之小沙弥讲授《佛学基础》、《菩提心文》、《金刚经》及古汉语等文化课程,以提高初学者对佛学的闻思水平。渐渐的,来平兴寺亲近界诠法师、学习法师弘法的初出家者越来越多,于是界诠法师便整理房舍,为学习佛法的初学者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1992年,界诠法师将用于教学用的学堂取名“普隐学堂”。仍以学修并重、农禅并举为教学理念,教导佛弟子要勤学、吃苦、耐劳!十方衲子闻讯纷至沓来,依学法师。

 

  普隐戒堂

  1994年,福建省民宗委、福建省佛教协会多次邀请界诠法师出山,担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一职,界诠法师再三婉言谢绝。甘于寂寞、淡薄名利的界诠法师守心办道,不为名利动摇,在山上默默开展着弘法事业。

  同年入秋,福建省佛教界元老圆拙老法师、妙湛老法师、传常法师及福建省民宗委等领导再度来到山上,请法师出任佛协会长一职。界诠法师早年受教于圆拙老法师,圆老与界诠法师犹如父子,此次亲临太姥山,令界诠法师左右为难。界诠法师考虑到师长的恳切之心,对佛教事业的奉献热情,以及对自己寄予的厚望和信任,最终答应了出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一职。

  界诠法师在出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后,仍在处理会务和山上讲学之间来回奔走。在佛协时常常举行讲经法会,让更多的信众有缘听闻佛法。期间,他举行了多次盛大的皈依法会,每次法会参加皈依者皆数百人。听闻法师演说法筵者更不计其数,常常是法堂内外,人山人海。法师说法风趣幽默,深入浅出,听闻者无不欢迎奉行。

  1998年,平兴寺再度扩建五观堂、净业堂、云水堂、尊客堂等。2000年初,为排除老年僧人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度晚年,以调节身心,故新建如意寮、念佛堂、闲静处,妥善安置老年僧人和专精修持者。同时,新建一座4层教学楼,分别为法堂、学戒堂、普隐堂、藏经阁,此建筑巍峨壮丽,气势恢宏。

  同年,为了满足学僧如法如律学戒、持戒、受戒的需求,依道宣律祖《戒坛图经》,在寺院的一幽僻之处修建戒坛。坛身三重,周围有护栏环绕,并刻有108尊护坛神王尊像,皆精雕细琢,如法安奉。戒坛前庭间,建立七佛宝塔,高可及丈,排列有序。希望借此胜缘,令十方登坛者获如法清净戒体。

  1999年4月,界诠法师依四分南山律典,礼请中国佛学院传印法师为得戒和尚,宁德支提山华严寺妙果法师为羯摩阿阇黎,自己为教授阿阇黎,传授三坛大戒法会,创闽东佛教传三坛大戒之始。2002年春,经中国佛教协会批准,由福建省佛教协会主办,在平兴寺再次传授三坛大戒,新戒200余人。依然礼请传印法师为得戒和尚,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学诚法师为羯摩阿阇黎,界诠法师为教授阿阇黎。从1999年至今,平兴寺已如法举行了五次(国戒)传授三坛大戒法会;另内部如法大型传戒四次。

  平兴寺在传戒运作上,概依南山律宗旨授受,仪轨方面多依读体大师的正范。三坛中每坛分授前忏悔和正授仪则。正授戒前,必须是请戒开导和露罪忏悔,除此必作的仪轨和教诫行仪外,其余时间侧重讲说受戒意义、戒相以及受后行持等义理。综合南山道宣律师和宝华山见月读体律师的授戒仪则,为新世纪中国佛教在授戒方法上写下新的篇章。

  界诠法师深知佛法纲纪,匡众扶教之功,莫外于戒律。是故言传身教,大力弘扬律学,培育僧才,孜孜不倦。依修学次第所需,制定严谨的教学方案,分初级、中级、研究三个阶段。他悉心详考南山律典,精进研习,并皆躬行实践。主张如法如律进行授受,侧重讲说受戒意义、戒相以及受前露罪忏悔和受后行持等义理。

  界诠法师多次应邀出席外面传戒法会并给予指导,为海内外四众弟子开显法义。四次赴新加坡弘法;1994年、2003年于西禅寺;2001年于南山寺;2005年于阿育王寺;2005年、2006年于温州太平寺等。

  2007年律学苑综合大楼落成,内置五观堂、禅堂、律学苑、寮房等。每次传戒期间,新戒子的修学作息皆于此内完成。

  目前平兴寺总建筑面积为4万平方米。常住僧众280余人,分别来自全国27个省市。平兴寺恪尊百丈家风,发扬佛教优良传统,日常行事分为营事组、羯摩组、法仪组、教务组、咨询解答组、资料编辑组、教诫沙弥组等分工合作,有条不紊。每年如期举行传授在家三皈、五戒、八戒、菩萨戒,并开讲各种经论,阐明教理教义。同时,成立三行基金会,推动印送经书、放生、僧伽医疗等事业的发展,并且利用现代科技制作影音光盘,流通于世,弘扬戒律精神于末法,广宣法音于四海。祈愿正法久住世间,法化无穷,利益人天,迷茫众生速脱苦海。

  界诠法师,现任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福建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平兴寺住持。

  【平兴寺联系方式】
  地  址:福建省福鼎市秦屿镇太姥山平兴寺
  邮  编:355209

  【内部联系电话】
  1 客 堂 0593-7277186
  2 值班室 0593-7277000
  3 普佛登记 0593-7277185(兼传真)
  4 教务处 0593-7277001
  5 流通处 0593-7777590 7277149
  6 藏经楼 0593-7277146
  7 大 寮 0593-7277134


http://www.pxs.cn/cz/index.htm

 


夜景

夜景

安居自恣

半月半月受尼嘱请教诫

出坡劳动

大殿一角

多媒体工作室

放生

戒坛全景

戒坛

平兴寺全景

受功德衣

学习

综合弘法楼远景

 


# 太姥山平兴寺    {最后编辑时间:2018-03-27}

 相关内容
宁德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