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青霉素迟发型过敏


  青霉素是广谱抗生素,也是平时使用较多的抗菌药物,其最大的副作用就是过敏反应。重度过敏者可发生在青霉素皮试时,甚至将青霉素试剂放置衣袋中、青霉素溅及皮肤或闻到青霉素气味,都可在5分钟内闪电一样发生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救治就会危及生命。有的在用青霉素数小时后出现过敏反应,有的甚至在持续用药的情况下,2~20天后才出现过敏反应。这种姗姗来迟的青霉素过敏反应容易被忽视,特别是不住院的病人更容易延误抢救。因此,在青霉素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可高度怀疑为青霉素迟发型过敏反应,立即停止用青霉素,并马上到医院救治。
  医生提醒:
  1.注射青霉素,一定要在有抢救设备和能力的正规医疗单位,严格按操作常规进行,万一发生反应,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医生、护士要告诉病人,治疗过程中任何时候感到头晕、胸闷、出冷汗等不适,都要立即告诉医生或护士。
  2.不要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应用青霉素,以防空腹时机体对药物耐受性降低,诱发晕针等不良反应。
  3.两次注射时间不要相隔太近,以4~6小时为好。静脉点滴青霉素,开始时速度不要太快,每分钟以不超过40滴为宜,观察10~20分钟无不良反应时再调整输液速度。
  4.无论肌肉注射还是静脉点滴,首次用量都不宜太大,应从小剂量开始,无不良反应时再逐渐加量,以防止突发性过敏反应。
  5.门诊注射完毕,病人至少留下观察10~20分钟,无不适感方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