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按摩法治疗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从腰、臀部经大腿后、小腿外侧引至足部外侧的疼痛,若按病损部位分,可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此病好发于成年人,疼痛呈钝痛、刺痛、灼热等,行走或牵拉时可使疼痛加剧,承受能力较弱的患者一般招架不住。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十种按摩法治疗坐骨神经痛。

什么是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病变位于椎管内的称为根性坐骨神经痛,以腰椎间盘突出最多见,其次有椎管内肿瘤、腰椎结核、腰骶神经根炎等;病变在椎管外的称为干性坐骨神经痛,引起干性坐骨神经痛的有骶骨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臀部外伤、梨状肌综合征、臀肌注射不当以及糖尿病等。

坐骨神经分布区出现以疼痛为主的综合症状,单侧多于双侧,多以小腿后部疼痛为主,严重的可放射至足跟,疼痛呈钝痛、灼热、刺痛等,行走、活动及牵拉时可使疼痛加剧。

按摩法治疗坐骨神经痛

1.按压三焦俞

【取穴】位于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
【方法】手指指端按压腰部的三焦俞约1分钟。
【功效】调理三焦、调和气血。

2.揉按肾俞

【取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
【方法】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约1分钟。
【功效】除湿散寒、通痹止痛。

3.按揉大肠俞

【取穴】位于背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腰部的大肠俞约2分钟。

【功效】消肿镇痛、理筋正骨。

4.推拿膀胱俞

【取穴】位于骶部,骶正中旁开1.5寸,与第二后骶骨孔相平处。
【方法】用拇指指腹端,推拿骶部的膀胱俞2分钟。
【功效】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5.按揉志室

【取穴】位于腰部,在第二腰推棘突下方,左右约2寸处(或左右旁开3寸)。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腰部的志室约2分钟。
【功效】除湿散寒、温通经脉。

6.按压命门

【取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压腰部的命门,以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通络止痛、疏理三焦。

7.按压环跳

【取穴】位于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突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腿部的环跳约2分钟。
【功效】祛风化湿、活血散瘀。

8.按压承扶

【取穴】位于大腿后面,左右臀下臀沟中心点。
【方法】用拇指指端点,按压臀部的承扶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舒筋活络、缓急止痛。

9.点按承山

【取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方法】用拇指指端点,点按腿部的承山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10.按揉承筋

【取穴】位于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豚肠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腿部的承筋约2分钟。
【功效】活络行血、解痉止痛。

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患者还可以采用针灸法治疗坐骨神经痛。另外,在治疗的同时,可采取一些辅助措施,即在疼痛发作时,用冰敷患处,每次30-60分钟,每天敷数次,连续敷2-3天,然后以同样的间隔用热水袋敷患处。

  原文链接: 十种按摩法治疗坐骨神经痛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