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家庭卫生状况调查结果公布,专家建议公众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
最新的中国家庭卫生状况调查结果公布:目前中国大众普遍认同良好的家庭卫生条件是预防病菌传播的最基本方法,但在如何有效消毒除菌、预防病菌侵害方面却知之甚少。为此,全国卫生管理教育协会呼吁:家庭卫生习惯亟待改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进行有效的日常消毒是杜绝病菌滋生和避免交叉感染的有效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在一项报告中指出,全球每年有180万人由于不安全的水源以及恶劣的卫生条件,患上腹泻病而丧生,其中2/3生活在亚洲,这些人群中90%是5岁以下的儿童。2008年一项由卫生理事会发起的全球消费者卫生态度与卫生行为调查显示,即使在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不足一半的父母表示孩子养成了饭前洗手的习惯。
调查结果还显示,目前绝大多数人都能认识到科学的卫生习惯是防止病菌传播的最有效方法,其中 “定期对家中物品表面进行清洗和消毒”、“经常洗手”、“定期消毒衣物”和“避免接近动物”被认为是防止细菌在家中传播的四大最有效方法。但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并不令人满意。在回答最有效的流感预防措施一题中,53%的受访者选择了“勤洗手”;但在回答厕后洗手时间长度的问题时,仅有31%的受访者做到了坚持洗手20秒钟以上。而研究表明,20秒以上的流水清洗才能真正达到清洁双手的效果。另外,尽管大部分受访者认同了上述四种方法是有效保持家庭卫生的措施,在老年人群(50岁及以上)和低收入人群(月收入低于3500元人民币)中,具有抑菌消毒功能的清洁剂的使用率却相对偏低。 (肖帆)